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集团面向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协同需求,拓展校地、校企合作,通过“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基金+科创基地”等创新孵化模式,汇聚产业要素,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转化、孵化、产业化服务平台和科技服务资源保障网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的深度融合。
拥有北京师范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和强大的研发力量
建设科技成果资源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
学校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拥有1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拥有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00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科研平台;
是国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9个、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3个;
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话剧);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 学校全职两院院士5人,入选各类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370人次。
汇聚高等师范院校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等资源平台
助力高校成果转移转化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师范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的科研资源,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首批十二个基地之一,是一个集创新研发、技术咨询、人才培训、检测分析、交流合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服务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能源环保和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
主要服务功能平台包括:常规分析检测平台、基因药物及放射示踪药物研发平台、材料表面改性及辐射辐照平台、环境模拟评估及生态评价平台、光学与遥感技术与测量平台、教育技术平台、心理学评估与测量平台、高性能计算机及虚拟三维生成技术平台。
中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技融合创新发展平台
中国高等师范院校科教融合创新平台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发起,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管,秘书处设在北京师范大学科技集团。
自2019年开展筹备运作以来,聚集了一百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投资机构,以国家“双一流”高校资源为基础,将重点围绕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及产业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开展工作,致力于建设成为“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联盟组织。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装备国际交流分会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于1981年7月成立,是中国教育界开展民间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全国性组织。
积极推动中国教育界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增进各国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教育装备国际交流分会成立于2014年,是教育装备领域国际交流与标准制定的重要全国性组织。
北京技术市场协会
为深入促进北京技术市场可持续发展,于1992年8月设立北京技术市场协会,是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社团法人单位。协会会员单位180余家,主要包括高校院所相关部门、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即主要由技术交易的买、卖方和中介方构成。
北京技术市场协会以“搭平台、聚资源、讲诚信、育人才、促转化”为工作思路,坚持以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市场发展为己任,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为营造良好市场生态环境、维护市场规范发展、助力首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创新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
2018年,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由三十余所大学联合发起,以提高高校技术转移行业发展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主要目的,通过集聚北京高校科技创新资源,组织对接交流活动,培养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盟坚持公开、透明、阳光、公益、服务等基本原则,定位为北京范围内各高校负责技术转移相关工作的机构。
北京美丽健康产业创新研究院
2021年5月,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联合发起成立,经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批复,由北京美丽健康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32所高校院所,25家代表性企业,9大产业集群发起创建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在第十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正式颁牌成立。研究院目前有智库专家67名,支撑单位45+,与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重庆大学等共建科研平台22个。
创新服务
技术经理/经纪服务
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全链条服务,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
包括——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技术市场信息服务、技术中介咨询、商务谈判、合同咨询、法律服务、技术推广以及知识产权运营代理等服务。
创新创业服务
面向师生双创需求,构建创业孵化生态体系。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与指导,提供创业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实践指导等。
依托大学科技园、创业园、众创空间等,为师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场地和资源,支持创业项目的研发和孵化。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创新创业相关政策、行业动态,为师生提供市场分析、需求对接等服务。组织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科技金融服务
建立与天使人、风险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机构、产业投资人、金融机构等各类投资主体的合作关系,形成金融投资机构合作网络,为孵化项目提供投融资咨询、项目路演与展示、投资机构推介、融资商务谈判支持等系列服务。
科技智库服务
为政府与大学科技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帮助高校研究人员、学生以及外部企业了解和利用国家和地方的科技政策,充分利用政策资源,促进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提供政策研究、政策培训与讲座、一对一咨询、政策项目申报指导等服务。
创新载体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003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园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2005年12月与中关村管委会合作共建了北师大留学人员创业园。
园区选址于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园南院,发挥学科人才等优势,为创业企业孵化、高新企业研发、创业人才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科技园空间载体面积一度超过4万平方米,为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产学研协同、双创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4年开始,依照教育部统筹部署和学校产学研协同发展需求,大学科技园将做好“京-珠科创协同链接、校-地科技产业链接、产-教融合创新链接”,支撑学校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打造形成“一体两极,多点辐射”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主体园区格局。启动建设北京园区-珠海园区南北呼应的大学科技园双核心区,打造高校产教融合引领地、师生创新创业实践地、技术转移承载地、科技企业孵化地和产业生态培育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校园众创空间
为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创业号召、为师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科技集团积极推进师生众创空间建设,在昌平校区、珠海校区利用校内外资源共建众创空间。拟提供创新创业沙龙、培训、竞赛活动服务,整合成果展示转化、服务资源对接功能,为珠海园区学生的创新创业和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产业创新基地
大兴创新医药研发生产基地
建设集约化、智能化一体的创新医药研发生产平台,包括:配套药盒全自动生产线一条、中试转化生产线一条、化学合成实验室、理化分析实验室、微生物检验室等。一方面满足师宏药业高标准药物生产需求,另一方面,反哺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为北京师范大学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提供稳定平台,同时,也可以为国内放射性创新药品的研发、转化、临床试验药品的生产等提供完整的“一站式”研发和生产基地。
朝阳孵化基地
朝阳京师科技大厦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慧忠北里,依托北师大京师品牌价值,结合科技集团自有优势,着力孵化科技企业项目。围绕文化、健康、生物医疗、科技服务等领域,为创业企业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包括创新创业、项目管理、规划建设、综合服务管理。
成都科技创新教育基地
京师(成都)创新教育基地项目
科技集团子公司北京师大师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及管理的新型川谷项目教育基地。为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将教师职业(专业)证书培训考试基地、大脑认知障碍干预和心理健康培养基地、综合实践与研学基地、综合素质培养基地等为一体。运营面积9000平米以上,每年可接待上课100万人次以上。推动区域优质科学教育资源的共创、共建、共享,推进科学教育的跨界、跨区、跨校交流。
京师睿道未来教育科普实践基地
京师睿道未来教育科普实践基地
创新采用了“一云三中心”的协同发展模式,以承载有北京师范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和认知科学成果的京师科教云为数字底座,分别建设有洛阳市智能科教企业研发中心(企业)、双创双主题STREAM故事化山海经校本课程教学中心(校内)、AI+未来教育综合实践中心(校外),实现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推动科普工作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林州创新教育基地
京师(林州)科学创新教育示范基地
利用林州红旗渠精神营地场馆及功能性教室等配套设施,引进北师大的先进教育理念和课程资源体系,以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研学教育发展水平,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研学实践教育为目标,提供无人机、航空航天、机器人、3D打印等各类科技教育课程,科技集团联合打造“京师(林州)科学创新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