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载体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2003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园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2005年12月与中关村管委会合作共建了北师大留学人员创业园。园区选址于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园南院,发挥学科人才等优势,为创业企业孵化、高新企业研发、创业人才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科技园空间载体面积一度超过4万平方米,为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产学研协同、双创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开始,依照教育部统筹部署和学校产学研协同发展需求,大学科技园将做好“京-珠科创协同链接、校-地科技产业链接、产-教融合创新链接”,支撑学校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打造形成“一体两极,多点辐射”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主体园区格局。启动建设北京园区-珠海园区南北呼应的大学科技园双核心区,打造高校产教融合引领地、师生创新创业实践地、技术转移承载地、科技企业孵化地和产业生态培育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校园众创空间为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创业号召、为师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科技集团积极推进师生众创空间建设,在昌平校区、珠海校区利用校内外资源共建众创空间。拟提供创新创业沙龙、培训、竞赛活动服务,整合成果展示转化、服务资源对接功能,为珠海园区学生的创新创业和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产业创新基地大兴创新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集约化、智能化一体的创新医药研发生产平台,包括:配套药盒全自动生产线一条、中试转化生产线一条、化学合成实验室、理化分析实验室、微生物检验室等。一方面满足师宏药业高标准药物生产需求,另一方面,反哺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为北京师范大学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提供稳定平台,同时,也可以为国内放射性创新药品的研发、转化、临床试验药品的生产等提供完整的“一站式”研发和生产基地。朝阳孵化基地朝阳京师科技大厦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慧忠北里,依托北师大京师品牌价值,结合科技集团自有优势,着力孵化科技企业项目。围绕文化、健康、生物医疗、科技服务等领域,为创业企业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包括创新创业、项目管理、规划建设、综合服务管理。成都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京师(成都)创新教育基地项目科技集团子公司北京师大师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及管理的新型川谷项目教育基地。为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将教师职业(专业)证书培训考试基地、大脑认知障碍干预和心理健康培养基地、综合实践与研学基地、综合素质培养基地等为一体。运营面积9000平米以上,每年可接待上课100万人次以上。推动区域优质科学教育资源的共创、共建、共享,推进科学教育的跨界、跨区、跨校交流。京师睿道未来教育科普实践基地京师睿道未来教育科普实践基地创新采用了“一云三中心”的协同发展模式,以承载有北京师范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和认知科学成果的京师科教云为数字底座,分别建设有洛阳市智能科教企业研发中心(企业)、双创双主题STREAM故事化山海经校本课程教学中心(校内)、AI+未来教育综合实践中心(校外),实现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推动科普工作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林州创新教育基地京师(林州)科学创新教育示范基地利用林州红旗渠精神营地场馆及功能性教室等配套设施,引进北师大的先进教育理念和课程资源体系,以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研学教育发展水平,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研学实践教育为目标,提供无人机、航空航天、机器人、3D打印等各类科技教育课程,科技集团联合打造“京师(林州)科学创新教育示范基地”。